日期:2023-02-08 12:41:50瀏覽量:84023
這個減速電機建模并不是事先規劃好要做成5級減速的。規劃的是最多三根軸,至于可以做多少級減速,理論上是無限的,但軸最多只能有三根。
1)電機輸出軸帶動小齒輪Z1轉動;
2)小齒輪Z1帶動大齒輪Z2轉動,完成第一級減速(小齒輪帶著大齒輪轉的都是減速);
3)大齒輪Z2和小齒輪Z3是雙聯齒輪(固定在一起),它們在軸I上同步空轉(軸I不跟它們一起轉);
4)小齒輪Z3帶動大齒輪Z4轉動,完成第二級減速;
5)大齒輪Z4 和小齒輪Z5是雙聯齒輪,它們在軸II上同步空轉;
6)小齒輪Z5帶動大齒輪Z6轉動,完成第三級減速;
7)大齒輪Z6 和小齒輪Z7是雙聯齒輪,它們在軸I上同步空轉;
8)小齒輪Z7帶動大齒輪Z8轉動,完成第四級減速;
9)大齒輪Z8 和小齒輪Z9是雙聯齒輪,它們在軸II上同步空轉;
10)小齒輪Z9帶動大齒輪Z10轉動,完成第五級減速;
11)大齒輪Z10帶動軸I轉動(減速電機建模的“X”形符號表示齒輪與軸固定),從軸I輸出轉速。
好像有點繞,不過減速電機建模原理的核心本來就是“繞”。
上述傳動系統中,傳動比的配置是個關鍵問題。減速電機建模首先確定了“每兩級傳動降速10倍”這樣一個設計目標,使得同一根軸上相鄰的小齒輪或相鄰的大齒輪之間的速度剛好是10倍關系。這就是老式的滾輪式煤氣表和里程表的原理——十進位機構。理論上講,只要在兩個軸上不停地套雙聯齒輪(同一軸上的雙聯齒輪是一樣的),可以得到任意級減速。
傳動機構原理設計好了,開始考慮具體的實現方案。
每個齒輪的直徑和齒數是需要計算的關鍵數據,但不一定立刻就做,綜合布局整個模型才是當前要務。大方案確定后再關注細節,可以做到胸中有數,避免反復。
先做數字模型,模擬裝配和運動測試沒問題了再做實物模型。
實物模型可以3D打印,也可以用板材切割。由于3D打印涉及的結構知識有點多,就用板材切割了。好在大部分機械機構都能用板材切割來做,成本也很經濟可行。3mm厚的板材比較常見,就用它了,木板或亞克力都行。由于不同材料的切割誤差和彈性不同,設計上略有區別。本文的設計是面向亞克力材料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