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3-04-19 12:54:34瀏覽量:47778
一般情況下減速驅動輪轂電機內齒輪的強度較大,同時由于本減速驅動輪轂電機設計中所傳遞的功率較小,因此可采用稍差一些的材料,齒面硬度可以低一些,通常只是調質處理,也可表面淬火和滲氮。
對于圓柱齒輪減速驅動輪轂電機機構,圓柱齒輪處于中高轉速,體積較小,承載能力要求較高, 選用承載能力較高的合金鋼,采用高頻淬火等熱處理方法,齒面硬度高,具有較強的抗點蝕和耐磨損性能,心部具有較好的韌性,表面經硬化后產生殘余壓縮壓縮應力大大提高了齒根強度,齒面硬度范圍可達 45~55HRC。減速齒輪由于其與中心輪固定在一起, 一般情況下強度較大,且自身直徑較大,其可采用調質鋼和合金鋼,熱處理方式為調質或正火等,具有較好的強度和韌性。
在嚙合齒輪的硬度配合方面,通常保持配對的兩齒輪的齒面硬度差為 30~50MPa 或更大。當小齒輪的齒面具有較大的硬度差,且轉速較高時,在運轉過程中較硬的小齒輪 齒面對較軟的大齒輪齒面會起較顯著的冷作硬化效應,從而提高了大齒輪齒面的疲勞強 度。當配對的兩齒輪齒面具有較大的硬度差時,大齒輪的接觸疲勞需用應力可提高約 20%,當然硬度高的齒面的粗糙度也應相應地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