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2-07-21 15:01:03瀏覽量:61884
最近,隨著電子技術、控制技術和電機主體的發展和變化,傳統電機分類之間的界面變得越來越模糊。作者認為,這是機電一體化元件組的必然趨勢。對于傳統的交流齒輪減速電機,微減速電機可以簡單地定義為,根據輸入脈沖信號,每次勵磁狀態改變一定的角度(或長度),如果不改變勵磁狀態,保持一定的位置和靜態電機。從廣義上說,步進電機是一種由脈沖信號控制的無刷直流電機,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同步減速電機,在一定的頻率范圍內同步控制脈沖頻率。
交流齒輪減速電機的機理是基于最基本的電磁鐵作用,其原始模型起源于1830年至1860年。1870年左右,它被用于氬弧燈的電極輸送機構。這被認為是最初的微減速電機。此后,步進電機被廣泛應用于電話自動交換。很快,它被廣泛應用于船舶和飛機等獨立系統,如缺乏交流電源。
20世紀60年代末,隨著永磁材料的發展,各種實用的交流齒輪減速電機出現在歷史時刻,而半導體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步進電機在許多領域的應用。在過去的30年里,步進電機迅速成熟。從發展趨勢來看,微減速電機與直流電機、異步電機和同步電機并列,成為電機的基本類型。
我國交流齒輪減速電機的研究和制造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。從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,主要是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使用或開發少量產品來研究一些設備。這些產品主要是多段結構的三相反應步進電機。在20世紀70年代初,步進電機的生產和研究取得了突破。除了反映在驅動設計中的巨大進展外,反應步進電機體的設計和研究也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。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,成品開發階段,不斷開發新品種的高性能電機。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,由于對微減速電機的精確模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,各種混合步進電機和驅動器被廣泛用作產品。